轻拢慢捻抹复挑什么意思(轻拢慢捻抹复挑什么内涵)

本文目录一览:

大手轻拢慢捻抹复挑是什么意思?

“大手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意思是:大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一、原文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译文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说尽了心中无限的情事。轻轻抚拢慢慢捻揉下抹又上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三、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弹琵琶的长安倡女,便用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叙事长诗《琵琶行》。

“轻拢慢捻抹复挑”是什么意思?

翻译参考: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简单来说就是琵琶弹奏,指法甚多:拢、捻、抹、挑亦颇为讲究,轻拢、慢捻、抹复挑,只有合理地组合诸类指法,才能弹奏出美妙和谐的《霓裳》和《六幺》。

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捻:揉弦的动作。

抹:顺手下拨的动作

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扩展资料: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

轻拢慢捻,成语,形容轻巧从容地弹奏弦乐器,出自于唐·白居易《琵琶行》。

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参考资料:轻拢慢捻 百度百科


轻拢慢捻抹妇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说的是什么意思

正确的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意思是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出处: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的《琵琶行》。

赏析: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

扩展资料: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又叫《霓裳羽衣舞》,唐代中国宫廷乐舞。相传为唐玄宗登洛阳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一说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安史之乱后失传。

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今日的《霓裳羽衣曲》是由已故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教授根据敦煌藏经洞留存的唐代敦煌曲谱残卷以及收录有唐代筝曲的日本筝谱集《仁智要录》解译的筝曲与宋代词人姜夔发现的著名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中序”部分第一段乐曲组合再编而成。

《六幺》又名《绿腰》、《录要》、《乐世》,是唐代有名的大曲之一,《教坊记》载有此曲。此曲节奏变化较为丰富,有“花十八”(前后十八拍,有四花拍,共二十二拍)等说法,到底是什么样的拍式,一直是今天音乐学家研究唐代大曲的重点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琵琶行

百度百科-六幺

百度百科-霓裳羽衣曲

<上一篇 烤箱用锡纸好还是油纸好(锡纸和铝箔纸哪个适合烤箱)
下一篇> 长袜子皮皮主要内容概括(长袜子皮皮全文阅读)